美智库预测“今年夏天中美贸易冲突或将最终达成协议”
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(CSIS)⾼级顾问兼中国商业和经济研究委员会主席斯科特·肯尼迪(Scott Kennedy)在CSIS 4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以下几方面言论。
第一,我们走到这⼀步的原因并非中国的固执,而是特朗普政府对待中国的方式与其他国家不同。进入2025年,我们仍然面临着特朗普第⼀届政府对中国征收的约20%的惩罚性关税,拜登政府并没有取消这些关税。之后,我们又对中国征收了两轮与芬太尼相关的10%关税,然后在4月2日解放日当天又征收了34%的关税。这使得中国自成⼀派。
第⼆,局势仍有升级空间。不仅关税极高,双方还在其他方面互相攻击。中国尤其关注稀土限制,还将数十家美国公司列入“不可靠实体名单”,以及对美国公司进行其他类型的调查。我认为,局势还有两个潜在的升级层面。下⼀次真正显著升级的将是金融领域,中国或攻击美国公司、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,美国可能攻击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。例如,你可能会看到美国吊销在美运营的中资银行的牌照,或将中国公司踢出美国证券市场。
目前,有286家中国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,总市值达1.1万亿美元。你甚至可能看到美国试图阻止中国金融机构使用美元和SWIFT系统。中国可以采取类似措施,将美国资本和证券投资赶出中国,并吊销美国银行、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执照。这将使冲突涉及金额变成数十亿乃至数万亿。如果事态真的失控,他们接下来可能要动手的领域将是安全领域。我认为这并非不可避免,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南海、台湾海峡、乌克兰、伊朗和中东地区的局势,以寻找商业冲突可能升级为新维度的信号。
第三,经济阵痛。我认为这正在损害双方经济。美国由于股市下跌和债券市场的波动表现得更为明显,但双方都将受到影响。我认为中国可能在抵御风暴方面会受到更好的保护,因为他们的金融市场规模很小,仅占GDP 的⼀小部分(60%左右),⽽美国股市约占GDP的140%。中国还实行封闭式资本账户,因此中国资本外逃的可能性相对较低,中国仍有巨额财政刺激措施可以应对这⼀问题。美国债务问题则更加严重。
中美能达成⼀项“大妥协”吗?我认为可能性极小。美国声称他们最终迫使中国做出了惊人的让步,中国则表示他们坚守立场,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压力。协议是有可能达成的,但前提是双方在承受足够痛苦之后,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。他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达成⼀致,但我认为我们到夏天某个时候就能看到结果。
评论